News最新消息

2020.02.29 2020.01~02漁業快訊

2020.02.24漁業快訊
1.神祕巨口鯊 我捕殺量全球第一
節錄自<聯合報>
海中第二大型魚類巨口鯊數量稀少,學術研究對牠所知甚少,因而無法列保育類。但根據紀錄,四十多年來全世界抓到二百多尾巨口鯊,台灣近六年就捕獲一二八尾,占了近六成;保育團體憂心台灣成巨口鯊墳場,呼籲禁捕。
2.59斤黃金大頭鰱 曾文水庫30年首見
節錄自<自由時報>
在嘉義與台南交界的曾文水庫生態豐富,大頭鰱更是釣客最愛,昨天嘉義縣大埔鄉代會前任主席吳宗霖與友人在水庫捕獲一尾重達五十九台斤、長一百卅公分、寬四十公分的黃金大頭鰱,吳宗霖直呼:「這是卅年來水庫捕獲最大尾的大頭鰱,堪稱巨無霸,黃金大頭鰱已罕見,這麼大尾的,更是前所未見!」
3.布袋正值劍蝦產季 蝦腹抱卵超搶手
節錄自<中國時報>
2020年適逢閏年,野生劍蝦產季較往年延遲約1個月,目前正值劍蝦隨洋流游向西部沿海的時節,嘉義縣布袋漁港前天晚上3艘漁船出港,隔天一早漁民將一籃又一籃野生劍蝦搬下船,送往魚市場拍賣;承銷商蔡秀鳳表示,現在劍蝦品質最佳,肉質鮮甜,還有滿滿的蝦卵,每公斤300元上下,滋味絕對勝過草蝦或白蝦。
4.預告馬祖藍眼淚季 澳口沙灘已出現大量銅藻
節錄自<中央社>
被視為藍眼淚「前哨部隊」銅藻水生植物連日來大量出現在馬祖澳口,根據往年經驗,海域出現銅藻後不久,藍眼淚就會現蹤,但在地導遊說,銅藻來得比往年都早,也有可能是氣候變遷影響。
5.研究:受氣候變化影響 逾7成珊瑚礁未來20年消失
節錄自<東網>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趨嚴重,多種生物亦飽受影響。一班來自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的科學家周一(17日)在海洋科學會議上公布其研究成果,警告海洋變暖、變酸及受污染等,將令全球約70至90%的珊瑚礁在未來20年消失。
6.新冠肺炎另類影響!台灣想吃「7kg挪威鮭魚」變容易了
節錄自<聯合報>
新冠肺炎(COVID-19)竟然也會影響台灣的鮭魚市場?根據挪威海產推廣協會分析師Paul Aandahl表示,由於現在中國大陸因疫情影響餐飲產業,降低鮭魚使用需求,因此同樣喜歡7公斤級以上鮭魚的台灣市場,就更有機會買到所需要的鮭魚、價格更佳。
 
2020.02.15漁業快訊
1.漁友們注意!漁業署:未經許可直航大陸地區最高罰1500
節錄自<ETtoday新聞>
新冠肺炎(COVID-19) 疫情在大陸持續延燒,為阻絕病毒侵入,漁業署表示,依據「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28條規定,目前漁船未經許可都不能再直航大陸地區,若違反條例,最高將直接開罰1500萬元。
2.秋刀魚配額草案出來了!配額可轉讓 單船最多捕4千噸
節錄自<農傳媒>
去年7月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決議各國漁獲量不得超過2018年漁獲量,為了避免今年產季國內漁船捕撈量超過上限,漁業署近日預告修正《漁船赴北太平洋從事秋刀魚漁撈作業管理辦法》,新增配額相關規定,如單船許可配額上限為4000噸,若限期內未出港還可能會被縮減該年50%的配額。漁業署與產業界均希望彈性應用配額,確保國內漁船未來在公約海域捕撈秋刀魚的權益。
3.吳郭魚政策收購結束 嘉義1600噸最多
節錄自<農傳媒>
去年年底漁業署啟動吳郭魚產銷調節政策,預計收購雲林以南、高雄以北600公克以上規格的吳郭魚4800公噸,13日截止登記,嘉義縣收購1600公噸最多、高雄市掛蛋,估全臺不超過4000公噸。漁業署表示,收購補貼屬短期調節措施,長期而言還是會朝輔導計畫性生產,避免集中出魚來穩定產業。
4.彰化文蛤大單進補 今年將銷日11
節錄自<聯合報>
彰化縣漢寶養殖漁業生產區是全台文蛤主要產區之一,近年卻常出現文蛤大量死亡,漁民尋求解方,發現改養純種日本文蛤育成率高,漁民集結力量今年將外銷11噸的頂級太和黑蜆與日本文蛤到日本,預計有百萬收益,讓低迷產業找到希望。
5.武漢肺炎重創 養殖業績下滑6
節錄自<澎湖日報>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不僅引發口罩荒更重創觀光經濟!澎湖菜園養殖業者黃再和坦言與過去的訂貨與業績相比就下滑5至6成。養殖業者黃再和表示,一般在過年前後及元宵節這段期間,養殖有一定的訂單,但武漢肺炎來,民眾不敢去餐廳吃,訂桌也全退,澎湖餐廳也有降5至6成;台灣本島一家新竹餐廳往年一次訂貨都是600至700尾,這一次全停了。
6.不畏武漢肺炎!臺灣特有種「臺灣縱紋鱲」突破節令產卵孵化小魚
節錄自<桃園電子報>
博物館防疫之非常時期,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特展廳所展出的「臺灣濕地魚類生態特展」內的海洋生物絲毫不受疫情影響,特展廳內的「臺灣縱紋鱲」原屬夏季才會繁殖的物種,因策展布置與棲息地環境建置得宜,突破原繁殖季,近期「臺灣縱紋鱲」魚媽媽產卵,孵化出許多小魚,成為海科館開春以來濕地特展第一缸喜訊。
7.宜蘭櫻花蝦產季起跑 日平均漁獲量較去年略低
節錄自<農傳媒>
農曆春節後,宜蘭地區進入6個月的櫻花蝦產季,絕大部分走外銷通路的櫻花蝦,2月1日開捕至11日止,總收獲16386公斤,日均漁獲量較去年同期來得低。不過,每公斤均價約280元,並無受產量影響太大。
8.沿近海鮪延繩釣漁船作業辦法8月起開罰 出海要申請還要填漁獲日誌
節錄自<農傳媒>
近期漁業署公告實施《沿近海鮪延繩釣漁船作業管理辦法》,要求沿近海鮪延繩釣漁船需事前申請許可、定時回報船位,並且依照捕撈地點與漁獲量填漁撈日誌,若違反規定,8月1日起將面臨3萬元以上或15萬元以下罰鍰,漁民需要特別注意!
 
2020.02.05漁業快訊
1.寒流持續發威 養殖漁業災損擴大
節錄自<經濟日報>
入冬後首波寒流持續發威,繼1月31日台南、嘉義地區傳出養殖漁業發生災損,富邦產險共有17張溫度參數型養殖水產保單出險,理賠金額135萬元;2月1日台南地區仍遭受低溫衝擊,計有5張保單符合理賠條件,理賠金額超過39萬元,富邦產險主動協助漁民再度啟動快速理賠作業,已於2月3日完成理賠金給付,給予漁民最即時的補償。
2.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中國全面中止「石斑魚」訂單
節錄自<民視新聞網>
受到武漢肺炎影響,台灣的石斑魚也被迫「凍單」!高屏地區的石斑魚,每年外銷產值高達40億,光是銷到中國就佔了七八成,但疫情關係中國全面中止訂單,外銷出不去,何時恢復交易遙遙無期,接連受到波動的,還有市場價格崩盤,漁民心在淌血,更擔憂疫情未受控制,還有更大衝擊要面對。
3.武漢疫情延燒農漁產品外銷受阻 櫻花蝦、石斑陷入兩樣情
節錄自<中國時報>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連帶不少農漁產品出口也受影響,不過外銷日本為主的櫻花蝦逃過一劫,近日開市拍賣後價格維持在1箱15公斤6500至7300元間,後續還上看7500元,漁民期待不已,反觀外銷中國大陸的石斑,因疫情嚴重訂單遭終止,養殖戶哀號遍野,擔憂心血付之一炬。
 
2020.09.11漁業快訊
1.海洋吸塵器回來了!荷蘭開發海洋塑料清潔系統,用自然力量收集塑料
節錄自<IN SIDE>
根據 CNN 報導,總部位於荷蘭的非營利組織 Ocean Cleanup 開發海洋塑料清潔系統 001/B,是一個大型環狀 U 型,其網狀裙板(a net-like skirt)則置於海面下。它會一邊隨著海流移動,一邊收集漂浮塑料,而海洋中的生物則不會受到干擾,可以在網狀裙板下面繼續游動。
2.真的是怪魚!疑似「快蛸」 首次現蹤台灣
節錄自<自由時報>
嘉義縣東石鄉陳姓漁民昨天出海抓到一隻像章魚但又不太像的「怪魚」,經嘉義區漁會推廣部主任吳純裕上網求解,原本得到的答案是章魚科的「短蛸」,但經本報即時新聞報導後,有人糾正應是稀有、台灣第一次記錄到「快蛸」,不過是否為正確答案,還有待學者專家進一步確認。
 
2020.01.07漁業快訊
1.跟進日韓!臺灣養殖牙鮃成功 魚苗先上市
節錄自<農傳媒>
俗稱比目魚的牙鮃,是日本料理店的頂級食材,在日本、韓國與中國養殖產業發展已久,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自103年起投入繁養殖研究,去年底已將牙鮃繁養殖技術技轉給國內廠商,3月第一批牙鮃魚苗就能上市,民眾最快年底可嚐鮮。
2.「漁電共生」起步走 漁業、能源再現生機
節錄自<聯合報>
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目標於2025年將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比例提升到20%,為此政府正極力推動地面型太陽能發電系統,「漁電共生」便是今年(2020)加速推動的目標之一,期望透過一地多用的方式發展太陽光電,並藉此改善漁場環境,再創養殖漁業風華。
3.護軟絲不手軟!新設野柳水產保育區採海菜要申請
節錄自<農傳媒>
近年新北市政府積極護育軟絲資源,近期再出一策,特別在萬里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的範圍內,再劃設出野柳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規定只有通過申請的萬里區漁會會員才能在特定時間進入區域採海菜,禁止任何人在此捕水產動植物。開放申請首日,萬里區漁會就收到14名會員申請,就怕來不及在1月底前完成申請。
4.天暖大豐收 白帶魚每公斤30-300
節錄自<華視新聞>
嘉義縣東石漁港,捕撈的白帶魚因為天氣回暖,捕獲量大,漁民滿載而歸,肥美又鮮甜的白帶魚,平價到上等貨,價格每公斤30元到300元,這個時候吃魚,便宜又得時。
5.與恐龍同期 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宣告滅絕
節錄自<台灣英文新聞>
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12月23日發佈一篇研究論文,宣告中國特有珍稀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長江白鱘正式滅絕。論文中指出,被稱為中國淡水魚之王的長江白鱘預計在2005年至2010年間就已滅絕,這也是繼白鱀豚、長江鯽魚被宣佈功能性滅絕後,又一物種消失。
6.美研究團隊以電腦模型預測新生海龜動向
節錄自<智慧應用網新聞>
海洋播遷(oceanic dispersal)是許多保育類海洋物種幼年初期的特徵,研究人員認為海洋播遷可能是影響這些物種群體數量增減的關鍵階段。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個研究團隊建立的電腦模型,可預測新生海龜在海灘孵化後進入海中的可能動向。
7.令和新春「第一鮪」 276公斤賣1.9億日圓
節錄自<TVBS新聞>
日本新年假期九連休,在週日劃下句點。不過各地魚市場已經搶先一步,恢復新春交易。東京的豐州市場,拍賣價格最高的黑鮪魚,達到1億9300多萬日圓,由知名的壽司連鎖店老闆,連續兩年得標。
8.長江10年禁漁!生物完整性指數達「無魚」等級 盼魚重新休息繁衍
節錄自<ETtoday新聞>
大陸農業農村部近日宣布,從2020年1月1日0時起,必須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畫。在過去幾十年的經濟模式下,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現在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竟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因此需要透過為期10年的禁漁期,讓「長江魚」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