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1.10.20 2021.10.20漁業快訊

1.超萌浮游海參 台灣海域首度發現
節錄自<中時新聞網>
繼2019年在台灣東北海域首度發現海底黑煙囪「魔王煙囪」與「女巫隆堆」後,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勵進研究船日前再度尋獲新的海底黑煙囪「鬼馬煙囪」,更在二度造訪「魔王煙囪」時,意外拍攝到活躍於深淵帶的浮游海參「Enypniastes eximia」,這也是被喻為「深淵萌主」的浮游海參,首度被觀測到現蹤我國海域。
 
2.封閉逾10個月護岸養灘 竹北新月沙灘重新開放
節錄自<自由時報>
新竹縣竹北市熱門景點-新月沙灘,因沙灘侵蝕嚴重,地方爭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核定4487萬餘元,進行海岸保護、沙灘復育工程,封閉逾10個月後,近日重新開放!
 
3.竹市美國螯蝦入侵護城河 影響生態
節錄自<中時新聞網>
因有民眾不當放養美國螯蝦,導致大量出現在護城河,假日時還吸引民眾聚集垂釣。該物種繁衍迅速,已影響護城河生態平衡。新竹市府城銷處啟動誘捕,僅5天捕撈數量已達3000隻以上。市府嚴正呼籲民眾,切勿任意放生棄養,不當釋放外來種生物已違法《野生動物保育法》,可處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也請民眾切勿私自捕捉、垂釣野生生物。 
 
4.水試所餵吳郭魚吃這款優格 每公頃收入多15萬元
節錄自<中央社>
水試所今天表示,夏天異常高溫導致吳郭魚受病菌侵襲,若添加其所開發的乳酸菌B4優格餵飼,成長較快,並能改善病菌侵襲,每公頃收入多15萬元,同時減少1個月飼料、電費開銷。
 
5.力大生技復育日本黑蜆!開啟另類臺灣「黑金傳奇」
節錄自<農傳媒>
原本主要生長在日本島根縣宍道湖的「日本黑蜆」,目前列為瀕危的生物,臺灣水產養殖業者力大生技引進國內後,在臺東知本的水產養殖園區,以虱目魚、白蝦和日本黑蜆生態混養的方式成功復育,用東部純淨的海水混合淡水,加上全程無添加人工飼料及不用藥無抗養殖,不但拿到全國第一家的「有機水產養殖認證」,也獲得「清真認證」。日本黑蜆製成的蜆精及蜆錠,因為營養價值豐富,成為購物臺熱銷的保健營養品,現在日本業者積極接洽要將日本黑蜆回銷日本,力大生技將開啟一頁另類的臺灣黑金傳奇。
 
6.苗栗慢魚海岸嘉年華 月底登場
節錄自<中時新聞網>
苗栗縣政府全力推動苗栗縣慢魚旅遊,月底將在竹南鎮龍鳳漁港登場的慢魚海岸嘉年華,將以「在地漁法」、「慢魚見學」、「海洋遊憩」 等3大主軸,安排傳統牽罟、漁產拍賣、沙板體驗、漁光饗宴等輕鬆熱鬧的活動,來讓民眾深入感受苗栗海線之美,苗栗縣長徐耀昌邀請大家一同相遇苗栗慢魚海岸,享受美好山海生活。
 
7.讓海鮮詐欺無所遁形!研究曝水產可透過微量元素溯源
節錄自<元氣網>
據外媒報導,全球有36%的海鮮有產地誤標的情況,尤其蝦是水產國際貿易的重要產品,產地詐欺的情況更是層出不窮,為了改善這樣的情況,許多研究都開始投入產地溯源技術,而最新研究就指出,透過比較蝦肉中的微量元素,可以有效分析出產地究竟來自哪裡。
 
8.海洋「白色汙染」怎解?新式蚵棚無保麗龍但要價20萬元
節錄自<聯合新聞網>
台灣西南沿海養殖漁具廢棄物不少是保麗龍材質等浮具,經過沖刷磨損會產生塑膠微粒,環團呼籲政府盡快鼓勵使用替代浮具,蚵農表示,新式的HDPE材質蚵棚耐用且無保麗龍,可減緩海洋汙染,但要價20多萬元,現在雖有政府補助,若要全面使用替代浮具難免產生衝擊,要看政府是否願意幫忙多出點力,加大推動力道。
 
9.救海洋 嘉縣明訂2023年起 牡蠣養殖禁用保麗龍
節錄自<中時新聞網>
為終結保麗龍對海洋的汙染,倡導牡蠣養殖兼顧環保,嘉義縣除爭取漁業署經費,補助蚵農改用環保材質浮具,也修改「嘉義縣牡蠣養殖區畫漁業權管理自治條例」,明訂2023年1月1日起不得使用保麗龍浮具,正式訂下落日條款。
 
10.海大USR研發在地特色產品 吸睛
節錄自<台灣新生報>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校慶,USR計畫「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提供兩項在地特色產品,有「雞湯雙享鮑泡麵」及「馬祖海帶MK-II精華保濕活膚面膜」,作為校慶伴手禮,贈送海大校友及教職員,並支持在地產業,善盡社會服務之責。
 
11.竹製蚵棚淘汰率高 台南年花2000多萬清理
節錄自<中時新聞網>
傳統浮筏式養蚵的蚵棚以竹子搭建,使用1到2年就得淘汰,台南市每年回收的蚵棚達4000至5000公噸,每公噸清理費5000元,一年要花2000多萬元才能清理完畢,而這筆卻是人民的納稅錢;台南市政府今年首辦蚵棚創新設計比賽,廣邀社會好手及學子腦力激盪,研發新式蚵棚,總獎金達20萬元,希望減少環境及社會成本。
 
12.廢蚵架也能變「黑金」 台南龍崎農會窯燒製成海竹炭
節錄自<自由時報>
台南市政府協助養殖業者回收廢棄蚵架,每年平均數量將近5000公頃,處理壓力大,位於山區的龍崎農會取材燒製為海竹炭,開發具市場價值的系列商品,推動「黑金」產業,成功落實循環經濟,協助解決環保問題。
 
13.過度捕撈衝擊海洋生態 跨黨派立委籲終止有害漁業補貼
節錄自<聯合新聞網>
漁業署長期投入大量預算補貼漁船用油以及漁船升級,目的是為了讓台灣漁業能更加具有競爭力,卻可能反而助長非法捕魚行為。環境正義基金會今與跨黨派立委、公民團體舉行記者會,呼籲擁有全球第二大遠洋漁船船隊、身為第八大補貼國的台灣,應透過終止有害漁業補貼,避免破壞海洋生態,並助於魚類群體復甦,提高海洋面對氣候變遷的韌性。
 
14.綠委憂越南牡蠣衝擊台灣牡蠣 漁業署:研議標示產地
節錄自<自由時報>
對於低價外國牡蠣進口衝擊國產牡蠣市場,立委林俊憲表示蚵農考量進口牡蠣衝擊,只好減少養殖國產牡蠣,降低損失,為此今日在台南開會討論。漁業署代表說,會就牡蠣產地與食藥署研議標示的方法,讓消費者一目瞭然買的是進口或是國產牡蠣,避免進口牡蠣混充國產貨。